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学院新闻

外国语学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十)

发布日期:2023-05-25    浏览次数:

推进文化自信,铸就文化辉煌

——外国语学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十)

2023年5月23日晚,外国语学院党支部全体教师党员云端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支部书记讲党课:“推进文化自信,铸就文化新辉煌”,会议由教师党支部书记宇文刚主持,学生党支部书记李春涛主讲。

该部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中的第八部分出现,主要包括: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以及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五部分。李老师主要就什么是意识形态;影响和改变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的因素;为什么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如此重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措施展开深入分析。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属于哲学范畴。是一种对事物的感官思维,即观念、概念、思想、观点、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多在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中显示意义和作用。一个政党和政体没有意识形态是不可想象的,其党章、纲领、体制不仅规定了意识形态的性质,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产物。

二、影响和改变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的因素:

一是法律和政策,法律和政策对新时代高校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影响,它既为高校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又对高校教育的方向、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引导作用,同时也通过监管和管理确保高校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二是宗教和信仰,宗教信仰的不同会影响到学生和教师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进而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三是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师的个人观念,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会对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产生影响。

三、为什么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如此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随着文化全球化、多元化加剧,人们的价值追求以及价值选择更加复杂多样。抓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增强和坚定文化自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化自信积淀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我们要深化意识形态建设,以增强高校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能够提高大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和选择的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知各种社会文化思潮,能够使大学生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各种文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措施:一是牢牢把握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三是巩固高校网络阵地,营造健康舆论环境。

随后,郝建春同志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和增强文化自信,修身律己,文化育人进行了交流分享;高瑞芳老师结合自己所带教材,对教学实践中如何融入中国文化,课程思政进行了自己的心得分享。

本次会议内容充实深刻,党员同志们又一次深刻领会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和精神,为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指明了方向。

 

外国语学院党委 

外国语学院教师党支部

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

20235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