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学院新闻

外国语学院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四)

发布日期:2023-08-07    浏览次数:

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一室师德师风学习交流活动

2023年7月27日,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一室组织开展师德师风线上集体学习交流活动。本次师德师风学习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2023年暑期教师研修暨师德集中学习教育项目,分为思想铸魂、固本强基、以案促学、师德引领、数字素养提升、综合育人能力提升、科学素养提升和职业教育“良匠”之师等八大模块。

教师们普遍表示近年来经过多次平台研修,受益颇多,用丰富的理论和先进的实践经验武装自己,达到了教师假期充电的目的。此次研修课程体现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数字中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结合教师教育教学急需的重点难点,提供优质学习资源。教师们就各自所学板块展开分享和交流,其中,尚永华老师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不仅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王园老师就教师数字素养谈了自己的心得,互联网深度渗透教育的数字化时代,突破时空局限的知识传播,引起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发生实质性与结构性的变化。高校教师应具备更高的数字素养,及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切实帮助,指导他们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成为高校教师必须面对的新挑战。随着混合式教学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转变,师生关系趋于平等,使得“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成为现实。同时,线上资源的丰富和共享,也使得教师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创造隐性知识,培养学生未来思维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邢瑛老师主要分享了职业教育主题学习所得,职业教育必须是面向产业、生于产业、融合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的。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就必须从办学规律、内在要求、发展路径等方面把握产教融合的实现逻辑,推动产教融合走向深入。职业教育应精准把握工作世界对人才培养的动态要求,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探索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新模式,深化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协同办学、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协同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变革创新,激发整体办学活力,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通过丰富的师德师风及职业教育线上学习资源,教师们反映热烈,教师们不仅获得专业知识,还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是提升教师素养的有效路径。

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一室

2023年7月28日